新基建是什么?和智能傳感器有什么關系?高端傳感器上我國一直依賴進口 屬于被卡脖子的領域 產業鏈完整對國家有戰略意義 需要有人下笨功夫做底層研發
導語:
美國為了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速度,不斷地修改規則并對華為、中興等5G高科技企業進行嚴厲的制裁。中國高科技企業,必須打造屬于中國自己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鏈,以避免很多目前仍然需要依賴進口的技術及產品被“卡脖子”。其中,傳感器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(傳感器技術、通信技術、計算機技術)之一,也亟待取得突破性發展,擺脫對進口的依賴。
1、新基建:從“出道”到“大火”
2012年11月26日,GE發布了《工業互聯網: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》,全球范圍內正式提出“工業互聯網”的概念。
2016年10月22日,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發布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(中國制造2025)重點項目指南的通知中, “工業互聯網”作為產業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及設施,被納入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年度中心工作任務。
2月19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《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》,強調制造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,深化工業互聯網、工業軟件(工業APP)、
人工智能、增強現實/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,推廣協同研發、無人生產、遠程運營、在線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,能加快恢復制造業產能。
2月2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,加大試劑、藥品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,推動生物醫藥、醫療設備、5G網絡、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。
3 月 4 日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,決策層強調,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,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,主要包含 5G 基建、特高壓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,涉及到通信、電力、交通、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。
從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建設,把5G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定義為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”,到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再次強調,“新基建”獲得了從官方到民間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,如今已經成為了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引擎。“新基建”完成從“出道”到“大火”的轉型。
國產高端智能傳感器的進步,將推動傳感器制造、設計開發、優化迭代等各階段產業鏈的深度融合,促進傳感器產業生態的快速成長,從而使傳感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,以便更好地促進工業產業高質量的發展。
2、新基建和智能傳感器之間的關系
新基建的三大領域:5G,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都與機器人產業密切相關。
5G的落地將推動智能服務機器人成為剛需產品。5G的技術特點是高速率,大容量,低功耗,低延時、萬物互聯。機器人落地難,很大的原因是目前的4G網絡延時嚴重,無法做到即時互動。比如在場館廣泛應用的智能服務機器人,無法即時回答客戶問題,要么總是不在線,讓客戶說人工智能是“人工智障”。5G時代,這些技術的短板將被填補,真正的服務機器人,無人駕駛、AR/VR將會商業落地。
人工智能將成為新一輪產業變更的核心驅動力。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,人工智能領的發展,正在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,持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,將重構生產、分配、交換、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,催生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產業。
工業機器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支撐產品。工業機器人作為工業互聯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承載著大量相關系統、工藝參數、軟件工具、企業業務需求和制造能力。通過交互協同和迭代優化,為制造業智能化的發展創造前提條件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今年“兩會”期間表示:“新基建”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。工業互聯網的建設,5G基站的落地和人工智能的發展,將對傳感器產業產生全方位、深層次、革命性的影響,我國自主研發的傳感器將向智能化、微型化、多功能、低功耗、高精度等方向發展。為增強工業現場設備互聯網感知能力,加強底層設備關鍵數據信息采集力度,提高工業互聯網底層神經末梢的感知靈敏度賦能。
3、傳感器:機器人的感測系統
毫無疑問,新基建的建設中,少不了感知技術的加持,其中關鍵技術之一便是傳感器。作為國內外公認的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,中國的傳感器發展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。根據賽迪顧問公布的數據,2019年,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達1521.1億美元,中國的傳感器市場規模達2188.8億元。預計到2021年,市場規模將達到2951.8億元,保持17.6%的快速增長。
雖然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迅速,但與世界技術水平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。要實現傳感器行業的國產替代,需要我們國家相關高技術企業下笨功夫,將底層技術研發做扎實,才能取得突破性發展。
制造生產中,工業機器人被廣泛的應用于各個方面。它的機械手臂不受時間和惡劣環境的限制,程序控制下可以代替人力勞動,能夠靈活地進行各種復雜的生產任務。傳感器是賦予機器人“智能”的關鍵裝備,機器人通過“望、聞、聽、切”來感知產品、設備和工業環境的各種狀態信息。“望”包括各種視覺傳感器、紅外傳感器、射線傳感器,“聞”包括各種氣體傳感器,“聽”包括各種聲音傳感器,“切”包括各種壓力、溫濕度、振動、位移等傳感器。
4、海伯森深耕高端智能傳感器研發,助力中國傳感器發展
致力于建立一流的高端智能傳感器品牌的海伯森,是國內領先的高端傳感器研發創新企業。海伯森為客戶提供各類傳感器系統解決方案和特殊傳感器定制服務,依托高學歷、高素質、高水平的研發團隊以及強大的技術開發能力,海伯森在傳感器產品的研發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進步,自主開發了光譜共焦傳感器(HPS-CF系列)、六維力傳感器(HPS-FT系列)、紅外飛行時間(ToF)單點測距傳感器(HPS-16x系列)、納米級精度激光位移傳感器(HPS-CL010)、3D固態激光雷達(HPS-3D160)等一系列具有業內超一流水準的傳感器產品。
海伯森在研發的過程中,充分發揮了團隊積累的大量傳感器設計和軟件開發技術和經驗,通過對具體行業的分析,結合部分核心技術和實際項目經驗,實現了一系列傳感器產品的國產完美替代,部分產品更是超越國外同類產品。
尤其在光譜共焦傳感器領域,海伯森打破了國外品牌長達幾十年的技術壟斷,其中HPS-CF系列光譜共焦傳感器支持IO、USB3.0、RS232、RS485、RS422、Analog等通訊接口,可支持四通道同步測量,最高采樣頻率可達72kHz,遠高于進口產品的性能,提供了更卓越的產品,可為客戶定制專業的軟件支持方案。
國產高端智能傳感器的進步,將推動傳感器制造、設計開發、優化迭代等各階段產業鏈的深度融合,促進傳感器產業生態的快速成長,從而使傳感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,以便更好地促進工業產業高質量的發展。相信在中國高科技技術企業的共同努力下,必將實現中國擁有自己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鏈,做到高科技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。